一只青蛙不只“坏”了奈雪一包茶

日期:2025-07-14 16:32:10 浏览量:

  ■★★◆“趣解商业★◆”注意到◆★,相关话题下,有网友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。一网友称,自己之前喝出过整只蟑螂,打电话给门店,门店说该网友敲诈她。社交平台上■★,这种事情也并非个例。多位网友发帖称,曾在奈雪的茶包中发现头发、喝到虫卵,还遇到了茶叶发黑■★◆■★、多是碎叶片等情况。

  就此事■★◆◆,奈雪方面告诉该网友◆★,应该是茶包供应商的问题,将联系供应商给该网友一个答复。据该网友后续的回应◆■■★,其已经将涉及的产品以及异物交给了奈雪门店。奈雪将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的相关规定■★,进行赔偿■■★◆★◆。目前◆■◆,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介入。

  不过,这种模式也存在弊端■★◆★◆,比如质量失控■◆◆★。事实上■■,不仅是奈雪,多家新茶饮品牌生产的茶包都曾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★★★★。此前,蜜雪冰城茶包被曝喝出多条虫子曾引发关注。据媒体报道,一消费者在蜜雪冰城的茶包中发现了数只虫子和虫卵,感到十分恶心■◆◆★■★。社交平台上,多位网友表示在茶颜悦色的茶包中发现了头发等异物。

  该网友介绍,这包花茶是去年生产的,凑单买的,买了一直放在家里没有喝。干蛙和花茶里面的白花很像,根本没有办法发现那只蛙。等发现的时候,该网友已经喝了好几杯了★■■◆◆。

  2024年财报显示■■◆★◆,按产品划分■★■,奈雪来自加盟业务★■★、周边产品、零售产品等其他产品的收入为7■★■◆.11亿元,在期内总收入中的占比为14.4%。可以想象◆■★■◆,其来自茶包产品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更低。同样,奈雪的瓶装饮料业务也没能扛起业绩大旗,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为6%。尽管奈雪还在布局茶包行业,但从财报来看,茶包业务尚不足以撑起业绩大盘◆★◆★■。

  如今,推出包含茶包在内的零售产品,几乎已经成为了新茶饮品牌的默契■◆★◆■◆。与现制饮品成本较高不同★★★■◆,茶包具有标准化生产和高毛利的特性,再加上■◆,袋泡茶行业越来越火了★◆◆◆★。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《中国袋泡茶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(2024-2031)》显示★◆■★■◆,随着互联网渗透和电商发展,国内袋泡茶消费逐渐转向线年,国内袋泡茶线亿元。

  事情引发关注后■◆,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有网友表示,这种事情很正常,就是收茶叶的时候进去的■★◆◆■■,没看出来;这说明食材确实是真茶。但也有网友无法接受,“会当场昏厥的程度了”■◆★◆◆。

  茶包业务虽非奈雪营收主力,却是品牌价值的关键载体。一包茶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,足以击穿消费者信任。要知道,对消费者而言■■◆■,入口产品的安全性是买单的首要前提★◆◆■◆★,更是品牌赢得长期信任的基石★★◆。对奈雪来说,这次食品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■★★★◆:想在茶包生意上站稳脚跟★■★◆◆★,必须死守食品安全红线◆★★■■★,对原料、生产、流通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管控■◆。

  从奈雪给网友的回复不难看出,其销售的茶包并非奈雪自建工厂生产,而是委托给了第三方◆★■◆。据网友们发布的帖子■★★★◆,奈雪茶包的委托商包括菏泽市牡丹区冠宇食品有限公司★■◆、湖州意诺茶业有限公司等。

  官网介绍,除了现制茶饮以外,奈雪还创建了茶叶饮品品牌——奈雪茗茶■◆★■,产品包括精品茶★■◆■、商务礼、限定茶,以及茶文化融合体验空间——奈雪茶院;瓶装茶业务,包含气泡水、纯茶、果茶和柠檬茶四大品类◆★★■★★,其中多款产品已进入线下连锁商场等渠道。

  而第三方代工生产是轻资产模式的优选路径,一方面能省去自建工厂的高额投入,另一方面代工厂具备专业化的生产能力,能通过市场波动灵活调整生产计划。

  但是★◆■◆,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,奈雪来自现制茶饮和烘焙产品的收入◆★,相较2023年均在下滑,来自瓶装饮料和其他产品的收入则实现了同比增长◆★◆◆,分别为0.8%和6◆★■★◆★.4%。